老铁们,大家好,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景阳冈三杯香白酒和景阳冈三杯香52度的相关问题不太懂,没关系,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景阳冈三杯香白酒以及景阳冈三杯香52度的问题,文章篇幅可能偏长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下面一起来看看吧!
三杯两盏淡酒~“淡酒”跟浊酒有区别吗?武松、李清照谁更嗜酒?
“淡酒”与“浊酒”当然肯定是有区别的,但严格说起来,二者的区别应该并非真的是酒水本身质量的“淡”或“浊”,因为无论古今,这二者应该都不会有太大、太明显的区别的!造(酿)酒的技术及工艺水平,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时代特征的,但在同一时期,各地的酿酒工艺技术水平的差异应该不大,一般不会出现你那酒清“淡”得象清水、我这酒浓“浊”得如米粥之类的不象话情况!所以,我个人认为,只所以说是“淡酒”,可能主要是饮酒人当时的心境很淡,无情无绪,百无聊赖,好好一壶好酒也照样喝得没滋没味儿,所以自然就是“淡酒”了!而“浊酒”则通是在三种情况下出现的:一是请人饮酒时自谦的说法,如“明日弟略备浊酒(或水酒)一杯,以待兄台!”等;另一种则是喝酒人心情复杂,眼前诸事乱无头绪,所以觉得喝着的酒也变“浊”了,却不过只是心理错觉而已!三是指加了料的酒,有很多种,比如古小说、戏文中加了蒙汗药的酒,曹操招待刘备的青枚煮酒,还有泡的药酒、菊花酒、各种功能酒等等,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名符其实的“浊酒”了!
三杯两盏淡酒……“淡酒”跟浊酒有啥区别?武松李清照谁酒量大?
这个题目有品味,不过这坑挖得还真挺大。说实话“淡酒“和“浊酒“没什么可比性,真不好说谁的酒量大!
先来说说清酒和浊酒。从制酒工艺上看:浊酒是与清酒相对的。古时酿酒技术有限,酒中混有酒糟为浊酒,浊酒经沉淀后取上部清冽之酒为清酒。因此浊酒为低劣之酒。
再来看看淡酒和甜酒。从品酒的感觉上分:淡酒相对的是甜酒。甜酒含糖高,淡酒含糖少或不含糖。就象当下比较流行的红酒中分为干红葡萄酒、半干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。差别就在于脱糖工艺。
淡酒也好,浊酒也好,都没涉及酒的度数,所以不好比较酒量。但是淡酒是经过殊工艺的,不论在什么年代,都要贵一些!浊酒是带有沉淀的底酒,肯定要劣等一些。
在古人劝酒时,不说淡酒与浊酒,而是用“薄酒”,一般说“略备薄酒“以示谦逊;与“薄酒”对应的是“盛情”,“感谢盛情款待”表示谢意。中国古人说话非常讲究,很有底蕴!
“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、晚来风急?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。”和“一壶浊酒喜相逢。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”。这淡酒和浊酒的意境跃然纸上,不言而明了!
“千古第一才女“李清照,红颜薄命,一生颠沛流离,晚来嗜酒成性,借酒消愁,往往是从起床到就寝无时不在酒中。但酒催诗兴,留下许多佳句——“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知否,知否,应是绿肥红瘦。”真是一个“妙人”!
“行者武松“,胸脯横阔,有万夫难敌之威风;语话轩昂,吐千丈凌云之志气。金圣叹点评说“一百八人中,定考武松上上。时迁、宋江是一流人,定考下下。……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靮。“武松每饭必饮,不醉不欢。景阳冈上十八碗,醉打吊睛猛虎;快活林前呈武艺,醉打蒋门神!真是酒中“豪杰”!
李清照和武松根本不是一路人:一女一男,一文一武,一婉约一豪放,唱不一样的酒,要比酒量谁大,还真是挺有趣的!从他们喝酒的表现来看,逢酒必醉,也难分伯仲。关键是他们酒后必有佳作和壮举留给后评说传唱,真“酒人“也!
好了,文章到此结束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白酒烧心的真相酒精含量不是唯一原因
2025-07-14 00:30:49欣马白酒:历史传承与品质品鉴
2025-07-13 02:44:00富贵春酒52度价格查询及购买攻略(不要再被涨价吓到了)
2025-07-08 00:50:56白酒存放的误区与真相:优质白酒的存放技巧与鉴别方法
2025-07-07 01:27:28冠宜春珍珠白酒(品尝珍稀佳酿,领略白酒的醇香滋味)
2025-07-06 02:42:37